袁艳平:千人中文国际会议从无到有的故事

2019-9-3

36

独家制作:

本期策划: 董丽萍

访谈背景:
       如今行业会议呈遍地开花之势,体现着行业兴旺发达的交流热潮。在此形势下,创办一个全新的会议并获得行业的认可,并非易事。但在细分需求之下,还是会有新机会留给用心者。7月22日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的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就以新颖的会风、细心的组织、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而引起了业界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

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相关数据:
筹备期:10个月
会期:3天
主办方:四所院校
大会语言:中文
大会定位: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交流
学术期刊支持:
四本高影响因子期刊为大会设立虚拟特刊
Energy
Renewable Energy
Solar Energy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四本学术期刊大力支持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Building Simulatio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Underground Space
大会报告:
4 个院士报告
3 场全体大会
30 场专题研讨会分论坛
10 场口头报告分会场
6 个海报展示分会场
总计 403 份学术报告
大会投稿:总计收到 1083 篇海内外论坛摘要
出席大会: 1057 名参会代表,来自 205 个单位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样的数据产生于首创此会的第一届,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大会。暖通空调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在会期期间,视频访问了参与大会的十位业界著名学者,他们对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学术内容到会议组织,从筹备到获得海内外各家单位鼎力支持,暖通空调在线从多人多角度陆续了解到业界学者们团结合作为华人学者的相聚而共同努力的引人入胜的背后故事。三天大会结束后,特别专访了本次会议主席、西南交通大学的袁艳平教授。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要策划人及组织者,袁艳平教授所经历的从无到有,从筹备到超千人参加的故事耐人寻味,十个月的筹备期中,有很多让他感动的细节,会后回忆起来,他仍然是感触良多。
       分享以下采访实录,并祝愿能源与人工环境领域内的华人学者,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华人学者的力量,争取更多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学者强则学术强,学术强则科研强,科研强则国强。
       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将在2021年于成都举办第二届,旅程已开启,任重而道远,希望袁老师及团队、大会共同主办单位、业界支持各方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再次,衷心感谢袁艳平教授及各位业界学者接受暖通空调在线的专访。

2

关于本次大会评价

董丽萍:
       感谢大会主办方给予的机会,让与会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到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获得的成功,与会者普遍的反映是大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位,取得了令人难忘的学术交流效果,同时也增进了华人学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大家给大会的评价都很高,您作为大会主席,也是策划、组织、实施本次华人国际会议的主要负责人,您怎么评价华人国际学术会议的首次亮相?

袁艳平教授:
       作为组织者感受到了来自大家的充分肯定,也非常感谢大家给予此次会议的高度评价,但是如果我自己打分的话,我觉得只能打70分,因为很多方面还做的不是很完善,我对我们的团队说,所有的事情都要力争完美。
       我觉得会议组织要改进的第一个方面,就是代表人员的构成上。虽然第一届的会议共有1057位代表,但这其中海外华人的占比并不高,这方面没有达到预期。
       创设华人国际学术会议的初衷,就是要把内地和海外华人链接起来,让更多的内地学者能够了解到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能为海外华人找到更多国内合作机会。

3

关于大会使用语言

董丽萍:
       我们注意到此次学者们多次强调华人国际会议使用“中文”作为大会语言这件事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次大会的特色之一。从当初动议想召开华人国际学术交流会开始,到决定使用“中文”作为大会用语,这其中有什么故事?

袁艳平教授:
       目前的国际学术交流都是用英文,即便是中国人张罗的国际会议,会议代表中可能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是中国人,也还是用英文,那样交流的效果其实不好。为什么不直接用中文交流沟通呢?
       国家领导人也一直在讲:我们要强调民族自信,所以应该更多地用中文来交流。如果大家在更多场合都讲华语,那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才能继承下去、我们做的事才能宣传出去。

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
4

关于创设大会初心

董丽萍:
       从行业观察来看,在院校做学问做学者,有自己的课题,带自己的团队,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少有人跳出自己研究范围,去设想更广泛的事情,比如整体行业上的事,比如像组织这样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那么在筹备做华人学者学术交流大会的动议之初,您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因为办大会这件事是很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与得到之间很难平衡。

袁艳平教授:
       您说的这个事情是存在的,我们也有很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与本次大会共同主席、英国赫尔大学教授赵旭东老师有合作项目,一起组织了两次小规模的技术交流会,就是张罗双方的青年学者在一起沟通交流,我们都觉得这个事情特别有意思。参加活动的青年人都很受益,感觉特别有成就感,这有别于你自己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课题的那种成就感的。
       我觉得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做好自己的事是一个方面,如果能帮青年学者认识到如何做、让大家一起做的更好,实际上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为让大家一起做的更好做些推动,这个不是更有意义吗?
       我认为做为一个学者最终的价值和任务,应该以你对社会的总贡献和价值来算,而不是算我自己一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我的评价应该是求总和,求这一辈子对科研界的贡献总和。
       所以,不仅做华人学者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而且还尝试着做国际期刊和暑期学校,尽管这些都是以公益的方式来做的事,但也是有回报的,这个回报也是计算公式中的一部分。另外,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本学科的、本校、还有个人的学术声誉,而且也通过活动认识了更多的新的合作伙伴,加强了海外院校间合作。
       令我个人非常感动的是,这次华人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在筹备过程中,遇到了多位志同道合的老师,也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大家因为想法一致而走到了一起。
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

5

关于共同主席

董丽萍:
       谢谢您分享的这样的人生价值计算公式的思路,这让我看到了“独乐乐与众乐乐”的不同境界,相信您所说的这些活动,很多的出发点都是源于您对青年学者的一种爱护,同时也饱含了您对于能源与人工环境学科建设的个人情怀。我们回到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上,本次会议是由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以及英国赫尔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制冷学会指导,四川省制冷学会承办,您为大会主席,代彦军教授、翟志强教授、赵旭东教授为大会共同主席。我还是对于大会四个共同主席如何决定走到一起来做一件“众乐乐”的大事很感兴趣,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袁艳平教授:
       我有一个同学在英国赫尔大学赵旭东老师那里做玛丽居里学者,通过这个同学开始了和赵老师的合作。赵老师跟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都是哈尔滨建筑大学的校友。
       我们合作的一次会议是在英国开的,那次国际会议用英文交流,但是交流并不充分。当时我跟赵老师说了我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不做一次用中文交流的学术会议呢?
       我跟上海交通大学的代彦军老师有合作,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很有同感。去年我认识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翟志强教授,我请他到暑期学校给学生们做报告,我把上述的想法也跟他沟通,结果我们一拍即合,翟志强老师很上心这件事,特别热心地提醒我们加快这件事的落实。
       我其实是运气很好的一个人,遇到了这三位不仅个人专业建树很高,而且在为青年学者成长、为学科发展上都是有公益心的学者。当时我也没谦虚,跟他们说,既然这个事情是由我发起的,我担任主席,承担主要的事务,其余三位教授就做大会的共同主席。筹备期间,我们四个天各一方,都是通过微信群商量一些事,很感谢三位老师支持我的很多想法。
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

6

关于华人会议的定位、发展及与其他国际会议的互补

董丽萍:
       非常感谢您分享到这些感动您的细节,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一个千人大会从筹备到召开所走过的不寻常的道路,虽然您没有强调其中的艰辛,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会议都面临着共同的几个问题,即“谁来讲?谁来听?谁付钱?”,您讲了这个会议的前因后果,但您没提面临这“三个谁”的问题时,是否遇到了难题?关于所策划的华人会议的定位是如何考虑的?相信这也是一个逐渐厘清的问题,与行业内已经存在的其他国际会议有着怎样的区别?相信这些问题您一定是有所考虑的,也希望您分享一下。

袁艳平教授:
       您说的很对,我们这个大会在筹备时也一样面临“谁来讲?谁来听?谁付钱?”这样三个绕不开的问题。
       先回答“谁付钱”这件事,我们这个会议筹备期,筹款支持大会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此我从筹备之初就不停地跟学校各部门去汇报情况,讲会议的重要性,不时报告各项进展情况的细节,我们学校为本次大会批了可观的经费支持,这让我们筹备组有了信心;另外,我们这个大会也是收注册费的,我们一直在压注册费的额度,最后确定了一个合理的标准。
       大会成功召开,当然也离不开产业界的支持,本次大会也有企业赞助,我也特别感谢这些企业的支持,我对这些赞助商并没有要求过高的额度,特别欢迎他们来看我们的大会,有没有价值,只有亲自参与了才能体会。
       关于谁来讲这个问题,我们因为已经做过小型的国际会议,所以有些经验积累。另外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学科很有特点,目前属于有着广泛外延的交叉学科,参会对象来源广。考虑到参会对象,这个会议最终定名于“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我个人特别推崇“人工环境”的叫法。
       为吸引更多学者参与,我们组建了6个500人微信群。这些群逐渐受到业界学者的关注,大家将自己团队、合作伙伴、学生等邀请进入微信群。有关华人国际会议的筹备,我们把每一步进展都公布在微信群里,比如有国际期刊决定支持我们大会作虚拟特刊,比如论文边投边审进度汇报,这些消息的每次公布,都会得到学者们的肯定、鼓励和更好的建议。这些做法解决了谁来讲、谁来听的问题。
       行业里已经有一些很成功的会议,也包括国际学术会议。我觉得我们本次会议与那些会议是有互补的,共性的方面是我们都希望通过会议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动学科建设,而不同之处则有几个方面的体现。
       首先,我们此次华人国际学术会议的初心是让海外华人有机会回国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通过交流,让海外优秀华人学者更多了解内地的情况,把国内的优秀成果推介到世界各地。最重要的是我们用中文来交流,有机会做更深入地融合,才是我们的目的。
       其次,我们充分考虑了对青年学者的鼓励。为此设立了一些奖项,并针对不同年轻人采用不同的参会政策。希望来参会的年轻人能看到,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你是会有舞台去展现的。你可以从一个参会者开始,逐渐介入业界的学术交流舞台,也许十年后、二十年后,你也会站在大会特邀报告的位置做分享报告。
       本次会议除了中文会议这个特点外,另外的特色应该体现在“国际会议-国际期刊-暑期学校”三位一体及“高影响因子合作国际期刊边投边审的收稿模式”等新的办会模式,这也应该是我们华人国际会议的一个尝试。

附:
袁艳平教授简介
       袁艳平,二站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主任,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四川省制冷学会秘书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建筑环境与能源高效利用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和四川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2011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主持了包括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面上、3项合作交流项目)在内的25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国家标准1部、行业标准1部,地方标准5部。发表学术论文221篇,近5年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 72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ESI热点论文1篇。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主编,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领域主编,3本SCI收录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10本SCI特刊的客座编辑。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排名第1)。
第一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

往期回顾

  • 许鹏教授:抗击COVID-19ASHRAE与REHVA对策之对比及借鉴
  • 张泉:数据中心节能方向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进展
  • 袁艳平:千人中文国际会议从无到有的故事
  • 伍小亭:应该注重正确的技术应用在正确的场景
  • 森山昌幸与麦克维尔的十年
  • 董增胜:连接科技与生活的高标物联力量
  • 从农村走出的暖通空调教授
  • 徐文华:新风设施将会成为建筑的标配
  • 打造一站式“人居环境”个性化方案定制平台 实现行业产业链升级
  • 森山昌幸: 麦克维尔的“母港”规划是下一步的发展战略
  • 李国庆:地铁追“风”的创新实践者
  • 赵旭东:“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带一路上的蒸发冷却技术——专访西安工程大学副校长黄翔
  • 同方泰德:开发系统APP推动节能事业发展
  • 郑永新:换热器技术的发展所面对的共同难题
  • 孙扬:大气雾霾治理之道与室内环境管理与控制
  • 陈焕新:制冷空调产业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
  • 周敏:工程应用是新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
  • 顾兆林:治理建筑室内环境更应关注人居环境
  • 黄翔: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