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7

27

独家制作:

本期策划:@闫宾 @刘佩雯

访谈背景:
  2016年10月20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可持续制冷与空调国际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迎接“一带一路”建设为制冷空调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响应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关注。会议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冷空调学会和相关组织、国内相关对口部门、国际及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制冷空调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同研讨真正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制冷与空调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成果等。

  这次大会对于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来讲,是一次落地于具体行业的新尝试,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看,何种技术会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上得以发扬光大?制冷空调行业会有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线高端访谈特别采访世界可持续能源组织执行委员、英国赫尔大学赵旭东教授,赵教授是本次论坛发起人之一,并且在大会中做了“高能效超性能露点空气冷却器的研究”的主题报告。

1

关于“一带一路”论坛

暖通空调在线:我们了解本次论坛从酝酿到召开经历了一年多时间,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人之一,从您的角度看,这次会议具有哪些里程碑式的意义呢?会给行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赵旭东:两年前,我来到西安,与黄校长就联合组织国际会议的题目进行了商榷。黄校长拟选“蒸发冷却”为题,但如果只以“蒸发冷却”为题的话,研究思路相对较窄,参与的人也就相对少一些,因此我建议将题目改为“制冷空调”。黄校长希望把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带进去,我觉得挺好。这样的话,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面向全国的行业会议,这具有很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其实,在“一带一路”地理区域上,从服务、技术、应用各方面来讲,中国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国家。正如我在大会中所讲,我国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占全球的一半,如格力、美的、海尔等,这些很好的空调企业都在中国。以前日本有一些,美国有一些,但现在不一定比中国强。我们通过这个会议,能不能帮助这些企业去拓展国际市场,使我们国家的技术走出去?我觉得可能会有一些帮助,我们的学术水平也会有一些提高。与国外的合作交流会对我们有一些帮助。毕竟要和国外有交流的,如果自己关起门来做,不一定是好事儿。有些方面可能国外做的不错,那我们可以借鉴,有些方面可能不一定比我们强,这样开展多方面交流,就会有很好的收效。无论是从学术还是技术交流,以及从行业发展这些方面来看,这个会议的召开,都非常有意义。

暖通空调在线:这次会议的地点选择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召开,而且这次是“一带一路”经济带各个国家关于制冷与空调的一次盛会,相对于会议组织筹备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您觉得收效如何?

赵旭东:黄校长的这个会组织准备的非常好,就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总体上讲收效还是很大的。但就这种国际会议而言,流程方面还稍微欠缺一点,和国外的交流不是特别的顺畅。我们作为中间人,接下来还是应该加强更加直接的交流,这样会更好一些。在准备的过程中筛选一下目标人选,比如说提前1-2年就发出邀请。行业上有很多的会议,以前有过合作,甚至简单的见过两面,都比较投缘、感兴趣的,我们都可以邀请,我们办这个会议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整合资源的过程。这些整合都是相互支持的,比如我们要是办会议的话,就一定会得到现有合作伙伴的支持,再通过来自个人的、单位的、或者是说国家层面的支持,我们就很可能获得成功。当然,还有很重要的是要邀请一些相对重要的专家,要提前把专家定下来。另外虽然咱们的会办的很好,但是在语言上还是有一些障碍,下次我们要在会议上加一些同声传译,毕竟这是一个国际会议,应该将交流做的更加彻底一些。


2

关于机遇与挑战

暖通空调在线: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自2013年被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就被赋予了新的共享、共赢、共建的新的历史使命。您认为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制冷空调行业迎来了哪些发展的新机遇?

赵旭东:这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行业内比较重要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本次会议作为一个平台,就应该把大家连接到一起。会议中讲的一些技术,有的企业很感兴趣,希望进一步合作,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起点,能把研究成果产业化,同时也能把一些好的东西带出去,从而使我们的产品技术走出去,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带进来。或者是说高校和高校之间,或者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我觉得都会有好的结果。比如说国外的一些企业也表示过愿意和我们继续合作下去。关于黄校长的蒸发冷却技术研究,我们也会长期合作下去的。

3

关于蒸发冷却

暖通空调在线:在会议上提到蒸发冷却技术在国外的一些新的突破点,和国内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个情况您能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么?

赵旭东:从技术上和产品本身来讲没有太大差别,我国的产品可能在管理、应用、自控、智能化方面有一些差别,但产品本身不会有太大区别。我们的硬件是没问题的,但企业要从自己的软实力着手, 除了包装还有自动化、自控,与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结合。国外的运行管理做的非常有序,我们国家的产业化这方面也做的很好,很多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了。而在国外呢,尤其是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反而不注重产业化。国外实业经济和产业经济不好,基本上是后工业时代,制造业基本上已经萎缩了,传统的制造业很少,做金融、生物、智能等高科技的比较多。以英国为例,比如说纳米、克隆、生物、制药、金融发展的很好,英国就是以这个立国的,不再把制造业当成国家的产业支柱,因为人工成本等因素,在英国生产产品比中国贵很多。像国外很多做蒸发冷却的都是从国内这些地方买回去,它自己不生产。我们国家做的东西从深度、创新度上来说,本身的结构材料、控制这方面我觉得市场是在中国,而不是在英国,中国的空调产品应该在世界上有更大的市场。

暖通空调在线:蒸发冷却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的应用上有什么趋势?

赵旭东:从西安开始到西北、新疆,再往西走,都是相对干燥炎热的地方,非常适合使用蒸发冷却技术,而且蒸发冷却本身耗能非常低,这是个发展趋势。怎么结合呢 ?是不是要从政府的层面?企业的层面? 以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去做这件事儿。其实中亚、中东这些国家的空调技术相对落后,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机会 。我们有很多做的很好,我们若是走出去的话,还存在语言的问题 、文化的问题、思维的问题,尤其语言方面是个大问题。但在这方面加强一下,会好很多譬如说学会、协会,从政府层面会不会好一些?其实中东、中亚、东亚都是最适合应用蒸发冷却的地方,但是这次会议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来自这些国家的代表。那么在今后要看看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在会议准备的过程中,是不是留意一下这些国家的科研人员、高校企业,邀请他们一下 ,或以政府、协会出面邀请一些。我们国家的蒸发冷却在精细化这方面再加强一下 ,做的就会更好了。可以考虑一下一些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可以想一想,有些关键技术怎么突破。只要沉下心来多做一些事儿,我相信会有一些大的突破,可能有些东西要一点点地琢磨,才能做到从粗放型到精细型的一个转变。


4

关于研究前沿

暖通空调在线:我们了解,您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及能源技术领域”都取得了若干国际领先成果,从您研究课题的角度,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全球呈现何种趋势?有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现状您怎么评价?

赵旭东:我们研究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光热这方面,蒸发冷却算不算可再生能源?虽有点牵强,但也可以算是一个。从我来说,是具有优势的,首先我在中国土生土长,有很多人脉资源,而且在搞科研的过程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与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的。目前我们在太阳能的光伏、光热技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与中国科大、上海交大 、清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也相继开展合作,在广东、陕西、山西等地做了一些推广,尤其是农村太阳能供热发电,这也是国家比较重视的。我们做了多套系统,效果不错,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方面培养了两个博士生。从研究和政府层面,我们的科研合作得到国家的鼓励,叫做“创新桥”或称为国际合作项目。我们第一个项目是和清华大学合作的,2017年5-6月份结束;下一个项目则是和中国科技大学合作的,都是太阳能方面的项目。在太阳能光伏光热方面,从核心技术来讲,是引用了欧盟的一些创新的技术来实施的,把这些技术引用到太阳能系统。从地域来讲,英国太阳能资源不丰富,有频繁的雨季、太阳能辐射强度也不高、制造业也不发达。客观的讲,我的合作重点是在中国,我是英国牛顿资金国际合作项目的外部咨询专家 ,参与与中国合作这方面的咨询与决策。我国在研究、产业化方面做的很不错,尤其是规模、产能这块做的都不错。目前我国光伏是过剩的,而且光热也是过剩的,但是我国现在的技术相对比较传统,尚未找到技术突破点。从规模产能上来讲,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媲美我国。我国的光热占全球市场的70%,光伏占30%多。以前德国第一,中国第二,现在我国超过德国。 现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和生产能力都是第一,但核心技术方面还需要升级换代。我们国家的特点是拼价格不拼技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跟我们拼价格,但是我们技术含量还有欠缺。我的感觉是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因此只能拼价格。如果说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比如说效率哪怕提高1%,单位面积价格就降下来了;可能有一些关键技术突破这方面,材料方面可以考虑一些合成的光热一体化。我们想在光伏光热一体化方面做一些研究,从学术角度可实施,但从市场方面还需再考虑,从企业方面来讲,只要有空间、有技术、有地方,还是希望考虑做一些合作,把建筑一体化和暖通空调系统一体化各方面结合一下。

5

赵旭东教授简介


赵旭东
  198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暖通空调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5月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可再生能源及建筑设备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英国赫尔大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负责科研的副院长、能源技术实验室主任、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赵旭东教授在国际供热制冷空调、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节能及能效技术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30多年的科研职业生涯中,他领导或参与了51项由欧盟(EU)、英国工程及物理研究委员会(EPSRC)、创新英国(INNOVATE-UK)、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工业界资助、中国科技部及企业资助的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200万英镑(约一亿两千万人民币),发表了145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100篇是杂志论文,50篇是高影响因子的SCI杂志论文);持有专利5项;出版了3本英文著作(与他人合作);共指导了23名博士生及12名博士后。赵教授的新型闭式环路热管及其在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中的应用获‘欧盟龙之星创新奖’第二名(银奖);包含相变流体、微通道及闭式环路热管的光伏光热系统入选‘2016年国际爱尼‘ENI’奖可再生能源领域候选项目;新型露点冷却技术入选‘2015年英国能源技术奖’。由于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赵教授被选为
  (1)欧盟区域供热制冷科技委员会委员;
  (2)国际可再生能源技术协会执行委员;
  (3)国际可再生能源技术年会管理委员会委员;
  (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energy’,‘Energies’,‘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特辑主编;
  (5)6个国际杂志(包括‘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at Exchangers’, ‘Sustainable City & Society’, ‘暖通空调 (中国)’,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 )的编委;
  (6)欧盟第七框架(FP7)研究计划、英国工程及物理研究委员会(EPSRC)、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法国国家研究中心(ANR)、葡萄牙科学技术委员会、哈萨克斯坦科技部及香港研究资助局的评委或委员;
  (7)英国牛顿基金(中国合作项目规划)咨询专家;
  (8)在20次国际会议上做主席或特邀主题演讲;
  (9)中国留英环境及资源学者协会负责人。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