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气机”诞生记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理事长 樊高定 |
1999年的春节对参加谷物冷却机研究的全体人员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1999年的春夏是中国制冷行业全体人员值得骄傲的春夏,在这一年,经过谷物冷却机项目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后来被人民日报称为“争气机”的谷物冷却机,圆满地完成了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储备局下达的“谷物冷却机”研制工作,为我国粮食储备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98年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抗衡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国家决定建设500亿斤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
我国传统的粮食储备是采用自然通风和药物熏蒸的方式,传统的储藏方式,带来的是粮食失水损耗大、陈化、霉变,虫害、鼠害也造成粮食巨大损耗。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低温储粮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储存的粮食失水率低,口感好,特别是通过降低谷物储藏温度,将谷仓内微生物繁殖和老鼠活动降到最低,减少了由于霉变和虫害、鼠害所引起的造成巨大的粮食损失。低温储粮技术采用的关键设备就是谷物冷却机。这种机器具有全新风、大风量、可移动、高静压和高控制精度的特点,它可以在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将送入谷仓的空气温度稳定地控制在±0.3 ℃,相对湿度控制在±3%的范围内。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曾研发谷物冷却机,受当时技术、生产条件限制,未获成功。在1992年,我国从瑞士苏尔寿公司引进了4台谷物冷却机,分别用在北方的佳木斯粮库和南方的福州粮库。试用结果表明,在佳木斯粮库使用的谷物冷却机效果良好,而在福州的谷物冷却机却因使用效果差,长期被闲置。这个结果表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特别是南方湿热多变的气候,进口的谷物冷却机难以适应中国国情。
国家粮食储备库存放的粮食,每个仓少则存放数千吨,多则数万吨,一旦发生大规模储粮潮热霉变,后果不堪设想,确保储粮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的大事。
改革开放多年,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已取得长足的技术进步,完全具备设计、开发出适应我国国情的谷物冷却机的能力。经过多次激烈的讨论和努力,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则同意开发国产谷物冷却机,为此原国家机械工业局隋永滨司长代表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设计单位、制造企业立下了短期内研制成功国产谷物冷却机的“军令状”,并组成谷物冷却机“国产化”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刘振峨副董事长担任,组员有隋司长、我,中咨公司王哲处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吴子丹副司长、任圣江副司长、刘铁军处长,中谷集团、国家粮食储备局粮科院、郑州粮食学院等单位的10多名专家组成,参加攻关单位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和国内数家大型骨干制冷空调企业组成。攻关单位组成后,我带领全体研制人员迅即开展攻关研制和试验工作。
国外某生产谷物冷却机公司驻京代表在得知我们要自己生产国产谷物冷却机的消息后,立即给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急件诬陷我们是在搞“豆腐渣工程”,是在“拿农民血汗开玩笑”,他还写信给朱镕基总理说我们国产化是“照猫画虎”,企图干扰我们的决心,阻止我们研制的进程。
专家组在认真调查我国仓储工艺,北上东北,南下云南,调查各地粮库仓型,汇总大江南北各地三十多年气象资料,紧密结合新建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容大、仓型多,高大平仓房比例占75%的特点,科学严谨、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谷物冷却机技术指标体系,该关键技术指标和控制精度要求均优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确保国产谷物冷却机质量可靠,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自筹资金,结合多年科研成果和在制定标准上的优势,建造了国内第一套可以模拟我国南北气候环境温、湿度条件,专供谷物冷却机研制、调试和检测其各种性能指标的试验室。财政部基建司的领导亲临试验室考察,明确表示支持国产研制,并鼓励要势在必得。
为了尽快拿出样机,研制人员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即使在春节这个中国人民传统的重大节日,研制人员也贡献出来,战斗在第一线。国家计委王春正副主任指示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及国家机械工业局派代表专程到一线看望慰问。经过全体研制人员共同努力、精心设计、制造、调试,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大型谷物冷却机、谷物冷却机试验室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试验成功。实验结果表明,谷物冷却机温湿度控制精度、节能降耗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而价格仅为进口机的一半(进口机120万元/台)。国产化的成功为我们在谈判桌上争取了主动,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称为我国的“争气机”。
一个好的产品还需要一个好的标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又与业内生产企业一起制订了《谷物冷却机》国家标准,该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气候条件和仓型,并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标准在性能指标、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时满足我国其他现行有效规范要求,标准还首次提出了单位功率送风量这一重要节能考核指标。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保证谷物冷却机批量投产质量和满足性能要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库使用谷物冷却机进行低温储粮的安全。
为了与进口样机性能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比较,国家粮食局又组织了国产5台样机和优选引进的进口样机在合肥通用所谷物冷却机试验室和合肥机械化粮库进行试验室性能比对试验和实仓同气候、同粮种降温对比试验,其规模之大,样机之多,在国内外也属罕见。试验室测试表明,国产谷物冷却机结构合理、运转平稳、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参比的国外机组,特别是单位功率送风量,更是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节能效果与国外样机比达到20%。实仓测试时,参加试验的台湾永格公司生产的谷物冷却机因电机传动带断裂停机,维修后再次开机,仍未达到规定的停机条件被迫停机;瑞典PM-LUFT公司机器也因多次除霜不制冷,将仓外高温、高湿空气送入仓内,而且未达到规定的停机条件被迫停机;德国施密特公司因机器制冷量小,与我国大型粮仓不匹配,无法达到规定的停机条件被迫停机;瑞士苏尔寿公司开机2分钟后停机,后经手动干预才达到规定的停机条件。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国产机器经过数天运行后,全部无故障地将粮仓内温度降到规定值。监控数据表明,国产机器控制精度高、可靠,对此所有外商对试验结果均表示认同。
为了进一步试验国产谷物冷却机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不同仓型粮仓的适应能力,专家组又安排国产谷物冷却机在安徽合肥、北京顺义和辽宁沈阳等地的平仓房、立筒仓、浅圆仓做了一系列试验,使国产机器经受了大江南北各种气候条件、多种仓型的严峻考核,均取得了圆满成功。所有结果说明,国产谷物冷却机的研制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此,《人民日报》还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国产化不是照猫画虎”为题报道此事。国产谷物冷却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平等竞争,挡住了进口,增强了我们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推行低温储粮技术,用绿色储粮逐步代替传统翻仓、倒晒、药熏为代表的储粮方式,让中国的储粮技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使广大群众能够真正吃上放心粮,从而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项目鉴定会上,一位老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可以吃上放心粮了”。
谷物冷却机研制成功,为企业和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仅2000年度,政府就采购了600多台国产谷物冷却机,为企业新增产值3亿元,利税5 265万元,与完全进口相比,为国家一次性节约投资约4亿元,还节省了大量外汇。此外,使用低温储粮技术储存的粮食,口感好,降低了粮食陈化度,既可以提高储存粮食的销售价格,还可以降低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损耗,减少经济损失;低温储粮不需要翻仓倒晒,节约储存成本。所有这一切,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费用。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物冷却机研制成果,不仅体现在谷物冷却机机器本身,她实际上形成了产品、标准、检测一套完整的体系,还锻炼了我国科技人员。国家对参与该项目科技攻关的全体人员给予奖励,谷物冷却机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谷物冷却机》标准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发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我作为获奖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并代表所有获奖单位发言。
谷物冷却机研制成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果。我国现今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与改革初期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在我们加入WTO,迎接世界挑战的今天,还是要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只要我们有立足世界之林的勇气,有条件、有能力就应立足自己,只要我们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就一定能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品牌、中国的品牌!这是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历史给我们的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