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注册暖通专业考试复习总结

作者:01号 为TA投票

        2019最后一天,注册考试成绩姗姗来迟,18年过基础,19年过专业,都侥幸一次通过,算是为数不多开心的事情,先看成绩。

        总体来讲2019年专业知识偏简单,案例出的有点偏,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参考各个培训班估分答案,不确定的,有争议的一律判错,估分在专业知识140,案例70分。分数出来后还是稍微有些惊喜的,可能今年通过率有些低,判卷老师判的松。做个回顾,算是自己两年来的些许心得和总结。
        2010年高考后稀里糊涂报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对专业一无所知,12或者13年听老师说起注册考试,三年五十万云云,当时五十万真是天文数字,激动地不行,毕业正逢2014建筑行业低潮,一路走来坎坷不断,但是心心念念的还有注册考试,18年过基础后,看到小林助考招生,自己当天报了班,随后买了教材规范,想着过年自己先翻翻看,然后过年就没有然后了,还是太高估自己,19年三月份群里通知正式复习开始,跟着小林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一个月后发现明显跟不上进度,一路拖拖拉拉第一轮复习一下子到了6月中旬,而后开始第二轮复习,至7月中旬,才把通风看完,也就是第二轮一小半的进度,当时觉得心情不好,考试还没报名,一个周末的放松后彻底放飞自我,再也没看过书,直到8.23号报名,一算时间还剩55天,按照小林计划第三轮真题都已经进行到一半了,自己进度拉了那么多,分析一下自己做6套真题(按照计划应该是8套),每四天一套,预留考前5天休息,剩下26天复习第二轮,还是有机会的。这一段特别痛苦,因为发现原来的采暖和通风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一边追赶进度,一边温习前面的采暖和通风,学得特别粗糙,做真题做一个错一个,又特别累,脑子昏昏沉沉,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更累,恶性循环。一直持续到考前最后一周,本来想再抓紧时间过一遍错题,翻一遍课本,奈何脑力到了极限,草草了事,最后两天什么也没做,就是休息,恢复脑力。这是大概的复习历程,估算了下大概的复习时间从三月初到7月中旬每天平均大概2.5h,后边50天大概每天5个小时,估计在600h左右。下边写一下大概的复习情况以及经验教训(篇幅所限,只写我认为最重要的,与别人不同的)。
第一.坚定信心
        坚定一次通过的决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注册考试是一个特别痛苦并且特别耗费精力,耗费时间的事情,并且学习的知识是有时效性的,也就意味着第一年学的东西,第二年又要重新来一遍,像学习新的东西一样,一次不过第二次就会影响到复习的信心,考试的信心,其实很多时候就差那几分,再稍微努力一点点就过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记忆力精力越来越差,时间越来越分散,信心越来越不足,后边就比较困难了。这种过的欲望越强烈,即使后边出现一点问题,求其上者得其中,过及格线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小林班统计2019首次考试通过概率在50%多点,并且说往年高分也容易出现在首次考试的考生。
第二. 收集信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就是别人写的复习心得与经历了,每个人基础不一样,适合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要多看看别人的心得,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和考试策略,总的来讲,分数大概有这么一个公式:
        个人基础*思维学习习惯*通过的愿望值*对考试认识的程度*制定合理的策略与计划*有效复习的时间*运气=分数。
        个人思维习惯与愿望值这个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所以认识程度变得至关重要,对考试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后边复习的策略计划以及有效复习的好坏,并且这个认识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自己认识不断的加深,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所以要有意识的去复盘这个考试本身的逻辑和侧重。例如采暖通风空调,侧重于理解,制冷更偏重于查找,对应到知识点与题目,有首重理解的,理解与查找并存,偏于查找的,考试涉及大量数据,自己记住是不可能全部记住的,但是要心中有数。其次就是对自己的评估,要了解自己,小林老师有一个详细评价的表格,但是我想说的是自己对自己知识学习状态的了解,个人基础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熟练情况不同,自己是否有一个知识的脉络,能够总而统之,如果自己有一个框架,往里面装细节,这种复习起来是比较简单的。
第三. 学习资料与计划
        个人推荐是教材+A类规范+汇编,配合备考指南和真题套题。原因在于,带70本左右的规范,规范长得又没有指示性,考场的桌子大概率是单人桌,太小了,放完规范后,只有很少的地方写卷子,在考场上一着急之后,规范很难及时归位,最后手忙脚乱的,直接影响翻书的速度。另外考试时带一个伸缩式的书立,完全足够放单行本规范,灵魂画手如图所示:

        我左后边的哥们带了70本规范,没带书架,桌子上摆不下,只能放地上,翻一次规范,弯一次腰,浪费大量时间在弯腰找规范上了。另外备考指南下册后边的精华汇总,真是很不错,能够梳理知识脉络,对比总结,并且很多公式可以直接用。关于复习计划个人推荐首轮复习三个月,教材+规范+精讲视频,二轮计划两个月,教材+真题指南,指南上有本章节的真题,第三轮就是真题套卷,一周一套,周末按照正规的考试时间来模拟,8套既可,做复盘,做好错题标记,写上错误原因以备考前过一遍,中间穿插指南后边的精华总结,最后10天错题过一遍,教材大概翻一遍,指南精华总结翻一遍,然后好好休息,迎接考试。这个计划共计7个月多点,还是比较宽松的,有很大的容错率,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随时调整。另外还是推荐报一个班,这可以节省大量收集信息以及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考前报名,考试复习资料,复习计划,复习策略,考试注意事项等边边角角的的事情,助考班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小林老师的助考班还是很不错的,58分与60分有时候就差一个知识点,然而决定的确是过于不过,最重要的是实训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学习,还有做题的训练以及大家一块学习的氛围,也是对个人的一个约束(大概有3道案例貌似是最后补实训看到的知识点,个人彩蛋哈哈)。
第四.如何复习及做题
        复习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考试,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建立知识框架和翻书的框架,形成一个肌肉记忆。个人方法是把目录单独打印出来,看一个小节的书,对应一下目录,没有必要强制去记忆,看得多了框架自然而然形成,翻书的时候自然知道在哪,另外有很多的知识点很零碎,教材某几个章节有,规范有,汇编有,要以教材总领规范与汇编,在相应知识点标记所对应的页码,翻书的时候,翻到任何一个标记点,都能找到所有的标记点,这些东西不必强制去做,翻到哪想起来原来的,写上去既可。其次教材有些内容有些公式说的很罗嗦,要把握总结主要脉络,形成精简的结论,写到教材旁边,便于查阅。还有就是做标签,这个因人而异,可以择取而用之。关于做题,做题是复习中重要的检测复盘工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轮配合教材知识点的做题,检验知识点的理解,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和套路,最重要的是复盘,分析自己的思维误区,并且标记题目,以备考前翻阅。第二部分就是考试模拟了,以考试的心态,考试的时间,做8套真题试卷,然后复盘,标记,这些没什么好说的。下面是个人总结的一些做题小细节:
        1. 分清应宜
        2. 看清题目求的东西,注意抓题眼
        3. 注意单位(公式单位,求的结论的单位)
        4. 注意查询规范表格的小注(表格查询必考小注)
        5. 注意选择题要选的对错
        6. 题目没头绪可以从经济角度考虑
        7. 选择选项三者都对,一般是错误选项
        8. 事出反常必有妖,内心有本能警觉的时候,反思下。
        9. 多选题目,选项不确定的时候,举例推翻,极限法啊 什么的
        10. 带有仅的选项一般都错
        11. 注意选项≥,≤的等号是否存在(老考这样的)
        12. 查询条文的时候,本条及上下条看下,因为经常后边有特殊情况的补充
        有一个明显的感觉2014年之前的题目蛮简单的,没太多坑,2016年的题目明显的难,但是难在计算量大,思路简单,但是2017-2019,题目灵活多变,更侧重于基础原理的理解和个人思维的考验,这个也算是出题的趋势。
第五.复习心理准备和考场发挥要点。
        注册考试复习准备漫长,基本在7个月左右,非常之痛苦,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精神上。这其中给人最大的打击的其实就是做真题的时候做一个错一个,以及前期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非常痛苦,其实没关系,只要有一定的训练量,这些后期都会好起来,速度会提上来,正确率也会上来,不用太担心,坚持就是胜利,遇到困难也不要怕,奥利给。其次是考场发挥,一定带个表,最好是机械的,省的出幺蛾子,做题的时候把握好时间,专业知识留出半个小时涂卡,案例留出15分钟涂卡,涂卡以5为节点,别涂串了,一定留出时间呀亲们,你是不晓得涂卡涂到一半发现一整面的题目忘作了是多么滴心慌。做案例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一道题没思路,或者太复杂,跳过去,做后边的,先把简单的分数拿掉。注意单位注意单位注意单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个案例代错一个单位,算四遍能求出来四个结果,这种事很崩溃的。其余的考场注意事项,涂卡啊,答题啊,等等在此就不提了,培训班也好,其他攻略也好都会提到。
        本文算是个人一点小小的经验总结,如果能启发后来者,不胜荣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注册考试还是蛮简单的事情,只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会有相应的收获,如果生活和爱情这么简单就好了,最后,祝愿所有考生注考顺利,有所付出有所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