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单位及人员要求
1)参赛单位资格:在中国境内进行了工商注册,并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
2)参赛人员资格:
(1)符合参赛单位资格的单位所属设计人员。
(2)所有申报人员的年龄,在申报项目的完成设计时(以正式交付图纸的时间为准)不得超过40周岁(以身份证为准)。
(2)所有申报人员的年龄,在申报项目的完成设计时(以正式交付图纸的时间为准)不得超过40周岁(以身份证为准)。
3)申报人员数量:不超过7人。
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应为已建成的实际工程项目。
2)项目应用技术范围:涉及到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应用的工程设计项目。
3)参赛项目应为2009年7月31日至2013年7月31日之间,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设计项目,并有使用单位的相关运行情况证明文件。在此期间,已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组织评审的"全国行业奖"的项目,不在本次评选范围
2)项目应用技术范围:涉及到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应用的工程设计项目。
3)参赛项目应为2009年7月31日至2013年7月31日之间,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设计项目,并有使用单位的相关运行情况证明文件。在此期间,已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组织评审的"全国行业奖"的项目,不在本次评选范围
申报材料
1)《申报书》(在官方网站http://www.cnbef.com下载)纸质文件(A4规格)一式三份(应经所在单位审查并按要求加盖公章)。同时提供光盘一份(内容与《申报书》相同)。
2)主要设计技术文件:设计的相关文件、计算书、图纸等,一式二份。设计图中,应有相关设计人员名单和签字。上述技术文件的纸张尺寸、图幅规格不限,但应确保表达清晰、图面整洁。
2)主要设计技术文件:设计的相关文件、计算书、图纸等,一式二份。设计图中,应有相关设计人员名单和签字。上述技术文件的纸张尺寸、图幅规格不限,但应确保表达清晰、图面整洁。
评选细则
1.评选机构与办法
1.1 评选机构
(1)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组织评选委员会。
(2)评选委员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委员和行业著名的工程设计专家组成。
(3)申报参赛项目的设计人员,不得担任当年的评选委员会委员。
(2)评选委员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委员和行业著名的工程设计专家组成。
(3)申报参赛项目的设计人员,不得担任当年的评选委员会委员。
1.2评选办法及程序
(1)资格预审
申报工作截止后,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青年设计师大奖赛评审办公室负责对申报项目参评资格进行审查。
(2)主评专家初审
评选委员会对每个申报项目设两位委员担任主评专家。 主评专家根据评选相关技术要求,对本人分工负责的评选项目进行独立审查,认真阅读申报材料与技术文件并写出初审意见;
(3)会议综合评审
召开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
申报工作截止后,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青年设计师大奖赛评审办公室负责对申报项目参评资格进行审查。
(2)主评专家初审
评选委员会对每个申报项目设两位委员担任主评专家。 主评专家根据评选相关技术要求,对本人分工负责的评选项目进行独立审查,认真阅读申报材料与技术文件并写出初审意见;
(3)会议综合评审
召开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
1)每个主评专家对本人评审项目报告初审意见;
2)评委会对每个项目进行讨论、评议;
3)评委会按照程序分别投票,确定入围项目和对入围项目评选等级。
4)评委会对各项目写出最后的评选意见。
2)评委会对每个项目进行讨论、评议;
3)评委会按照程序分别投票,确定入围项目和对入围项目评选等级。
4)评委会对各项目写出最后的评选意见。
(4)评选委员会向分会上报评审结果;
(5)分会审查评选委员会的上报材料;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根据评选细则的规定,对评选委员会的评选过程及评选结果进行审查。
(6)分会公示评选结果与获奖项目最终公布。
评选结果在分会官方网站公示征求意见,自公布之日起30天内无不同意见,评选结果则视为最终结果。最终结果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批准后,在相关媒体上公布评选结果和表彰文件。
(5)分会审查评选委员会的上报材料;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根据评选细则的规定,对评选委员会的评选过程及评选结果进行审查。
(6)分会公示评选结果与获奖项目最终公布。
评选结果在分会官方网站公示征求意见,自公布之日起30天内无不同意见,评选结果则视为最终结果。最终结果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批准后,在相关媒体上公布评选结果和表彰文件。
1.3 评选委员会投票原则及程序
评委投票采用实名制,分两轮进行:入围项目投票和等级奖投票。
(1)入围项目投票
评委会全体会议上,在对全部申报项目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之后,进行投票决定入围项目。入围项目的确定按照以下原则:
1)得票率超过2/3;
2)入围项目总数量不超过7项。超过时,以得票多少为序取前7项(特殊情况下按大奖赛组织管理办法执行)。
2)入围项目总数量不超过7项。超过时,以得票多少为序取前7项(特殊情况下按大奖赛组织管理办法执行)。
(2)等级奖投票
在对入围项目再次进行讨论、评议后,投票确定等级奖。等级奖确定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每个评委对入围奖项目投票打分:金奖1分,银奖2分,铜奖3分,优秀奖4分。
2)累加每个评委对入围奖的投票分,并按照有效投票数量求出每个项目的平均得分A。
3)各等级奖得分标准:金奖,A<1.5;银奖,1.5≤A<2.5;铜奖,A≥2.5。
4)如果按计分结果获金、银奖项目超过规定数量,则依照得分低至高排序,A大者自动下降至下一等级。
1)每个评委对入围奖项目投票打分:金奖1分,银奖2分,铜奖3分,优秀奖4分。
2)累加每个评委对入围奖的投票分,并按照有效投票数量求出每个项目的平均得分A。
3)各等级奖得分标准:金奖,A<1.5;银奖,1.5≤A<2.5;铜奖,A≥2.5。
4)如果按计分结果获金、银奖项目超过规定数量,则依照得分低至高排序,A大者自动下降至下一等级。
2.评选及获奖标准
2.1 项目运行数据评价
(1) 所申报项目的实际运行数据充足、真实、可靠。
(2)《申报书》应结合相关的实际运行参数,对该项目的设计在满足建筑功能、节能、设计创新、技术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申报书》应结合相关的实际运行参数,对该项目的设计在满足建筑功能、节能、设计创新、技术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2 金奖
(1)贯彻绿色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和系统合理,完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2)技术应用有明确的创新(包括集成创新)和发展,能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
(3)解决了重大的技术应用难题,对设计技术水平提高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4)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有充分的论证和依据,能确保可实施和运行可靠性。
(5)采用节能、节电和(或)环保措施有力,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6)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设计深度符合有关要求,图面质量优良;设计文件齐全,计算内容完整无缺,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7)实际运行数据在同行业或同类建筑中领先,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8)总体设计水平达到国内同类设计的领先水平。
(2)技术应用有明确的创新(包括集成创新)和发展,能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
(3)解决了重大的技术应用难题,对设计技术水平提高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4)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有充分的论证和依据,能确保可实施和运行可靠性。
(5)采用节能、节电和(或)环保措施有力,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6)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设计深度符合有关要求,图面质量优良;设计文件齐全,计算内容完整无缺,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7)实际运行数据在同行业或同类建筑中领先,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8)总体设计水平达到国内同类设计的领先水平。
2.3 银奖
(1)贯彻绿色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和系统合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2)技术应用有一定的创新,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3)解决了较大的技术应用难题,对设计水平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有合理的论证和依据,能保证可实施和运行可靠性。
(5)采用节能、节电和(或)环保措施合理,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6)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设计深度符合有关要求,图面质量良好;设计文件齐全,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7)实际运行参数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效益。
(8)总体设计水平处于国内同类设计的先进水平行列。
(2)技术应用有一定的创新,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3)解决了较大的技术应用难题,对设计水平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有合理的论证和依据,能保证可实施和运行可靠性。
(5)采用节能、节电和(或)环保措施合理,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6)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设计深度符合有关要求,图面质量良好;设计文件齐全,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7)实际运行参数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效益。
(8)总体设计水平处于国内同类设计的先进水平行列。
2.3 铜奖
(1)贯彻绿色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和系统合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2)技术应用具有特色,能解决一些技术应用难题,对设计水平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有论证和依据,能够实施,运行安全;
(4)采用以一定的节能、节电和(或)环保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
(5)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设计深度符合有关要求,图面质量好;设计文件齐全,主要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6)实际运行的主要参数,满足设计的要求。
(2)技术应用具有特色,能解决一些技术应用难题,对设计水平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有论证和依据,能够实施,运行安全;
(4)采用以一定的节能、节电和(或)环保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
(5)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设计深度符合有关要求,图面质量好;设计文件齐全,主要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6)实际运行的主要参数,满足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