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会议议程
会议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报告厅
会议时间:7月31日

7月31日上午

8:30-9:00   开幕式

主持人:陈焕新

No.

时间

报告人

单位

1

8:30-8:40

校领导 致词

华中科技大学

2

8:40-8:50

荆华凯 致词

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

3

8:50-9:00

何雅玲 致词

教育部高等学校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特邀专题报告

大会主席:舒水明、吴静怡

4

9:00~9:40

黄素逸

从科技发展和行业要求看专业教改

5

9:40~10:20

王如竹

以研究型、创新性、国际化为理念,培养制冷空调业创新人才

10:20-10:35  休息

大会主席:张寅平、申江

6

10:35-11:00

何雅玲

重视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相长,创建一流的课程

7

11:00-11:25

姜周曙

依托团队开展制冷空调自动化工程教育

8

11:25-11:40

雷炳成

应对低碳要求的空调技术路线

  9

11:40-12:00

舒水明

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2:00-13:00  午餐

7月31日下午              分会场一:主题: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主席:鱼剑琳(西安交通大学 ) 郭航(北京工业大学 )

1

13:30-13:45

李勇

在制冷空调专业国际化办学及国际交流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

2

13:45-14:00

郭航

制冷专业本科新生专业认识教育改革

3

14:00-14:15

姜明健

研制实训设备培养制冷专业创造性复合人才

4

14:15-14:30

童莉葛

制冷空调专业学生自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5

14:30-14:45

谢英柏

制冷与空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6

14:45-15:00

吴业正

陕西省级“制冷及低温工程教学团队”的特色及建设

7

15:00-15:15

何源

制冷与空调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8

15:15-15:30

耿丽萍

提高制冷空调专业满意度的教学实践

9

15:30-15:45

申江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43321”实验教学体系探讨

15:45-15:55    休息

主席:金苏敏(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 )张 昌(武汉纺织大学 )

10

15:55-16:10

周东一

机械大类招生下制冷与空调学科专业方向的发展研究

11

16:10-16:25

刘佳霓

高职高专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12

16:25-16:40

龙建佑

基于制冷空调产品价值链,实施“三全”人才培养模式

13

16:40-16:55

刘圣春

耗散结构理论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作用

14

16:55-17:10

金苏敏

面向就业的热能与动力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探讨

15

17:10-17:25

张  昌

面向现代工程的建筑设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6

17:25-17:40

陈焕新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7

17:40-17:55

张昳玮

能源动力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构建探索

18

17:55-18:10

魏  琪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制定的一点浅见

7月31日下午       分会场二:主题:课程建设与改革

主席: 臧润清(天津商业大学 )、刘业凤(上海理工大学 )

1

13:30-13:45

陈  曦

《制冷原理与装置》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

2

13:45-14:00

李  敏

观摩教学法用于制冷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

14:00-14:15

彭  苗

《制冷装置设计》课件的开发及实施

4

14:15-14:30

臧润清

《制冷装置设计》课程实践环节的探讨与实践

5

14:30-14:45

丁国忠

低温技术原理与装置的课程改革

6

14:45-15:00

刘业凤

关于提高热能与动力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7

15:00-15:15

周继军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8

15:15-15:30

李慧宇

浅析天津商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

9

15:30-15:45

李慧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

15:45-15:55    休息

主席: 郭宪民(天津商业大学 )、邵宗义(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10

15:55-16:10

解国珍

浅析建筑设备课程的地位及其教学改革

11

16:10-16:25

刘  斌

天津商业大学热能动力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2

16:25-16:40

郭宪民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建设思路与实践

13

16:40-16:55

李  琼

《传热学》基础实验的综合与开放

14

16:55-17:10

向立平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制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5

17:10-17:25

李孔清

传热学双语教学教材选择浅谈

16

17:25-17:40

邵宗义

“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17

17:40-17:55

杨绍辉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18

17:55-18:10

张登春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7月31日下午       分会场三:主题:教学方法研究

主席: 侯予(西安交通大学 )、徐新华(华中科技大学 )

1

13:30-13:45

汤  珂

制冷领域虚拟实践教学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2

13:45-14:00

宁静红

《制冷装置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3

14:00-14:15

王志远

《制冷装置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

4

14:15-14:30

盛  伟

制冷原理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5

14:30-14:45

秦  红

制冷空调专业发展与新能源利用技术教育

6

14:45-15:00

周朝霞

热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

7

15:00-15:15

余克志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方法浅议

8

15:15-15:30

李爱琴

分层次教学理论在工程热力学教学中的实践

9

15:30-15:45

刘  义

学习策略在传热学教学中的应用

15:45-15:55    休息

主席:韩吉田(山东大学)吴延鹏(北京科技大学 )

10

15:55-16:10

王  倩

指导空调工程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11

16:10-16:25

王  倩

大工程观指导下茂名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12

16:25-16:40

吴延鹏

“建筑环境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

13

16:40-16:55

金听祥

产学研合作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14

16:55-17:10

童莉葛

通过参与科技竞赛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

15

17:10-17:25

梁坤峰

构建行业应用软件技能培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16

17:25-17:40

邹同华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17

17:40-17:55

周继军

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18

17:55-18:10

程向东

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让学生领悟创新

7月31日下午    分会场四:主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主席: 李红旗(北京工业大学 )、李辉(清华大学 )

1

13:30-13:45

李  辉

高能效比热泵实验台的研制开发与教学实践

2

13:45-14:00

刘义军

高职空调工程技术应用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

3

14:00-14:15

刘义军

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初探

4

14:15-14:30

周  丽

加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

5

14:30-14:45

厚彩琴

如何做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6

14:45-15:00

唐  媛

在节能减排大赛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7

15:00-15:15

黄俭明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8

15:15-15:30

叶晓江

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提高方法分析

9

15:30-15:45

邵志刚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及指导方法

15:45-15:55   休息

主席: 李俊明(清华大学)王沣浩(西安交通大学)

10

15:55-16:10

金  滔

借助学科竞赛促进本科生科研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11

16:10-16:25

王沣浩

毕业设计(论文)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2

16:25-16:40

诸  凯

构建实践教育创新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13

16:40-16:55

刘泽勤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科学生教学实践研究

14

16:55-17:10

刘清江

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5

17:10-17:25

韩学廷

利用寒假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

16

17:25-17:40

隋继学

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7

17:40-17:55

王景刚

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8

17:55-18:10

崔海亭

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